根据历史记载,沙巴原属汶莱,在一八八八年第一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再次恢复其殖民统治。由于长期受到英国文化影响的缘故,因此超过八十巴仙的卡达山族人都改为信奉基督教,渐渐忘记了本身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卡达山人,尤其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圣诞节明显地比丰收节来得更重要。
卡达山-杜顺人有着他们自身独特的古老礼俗,而这些传统礼俗通常都是由被称为 “Bobohizon” 的男女祭司所主持。卡达山人相信,这些祭司可以通灵,成为神灵与人民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以便人民长年得到神明的保护。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一向来在卡达山族群中地位德高望重的祭司(卡达山人称之为Bobohizan),也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
丰收节(Kaamatan Festival in Sabah),是马来西亚沙巴特有的一个节日。每年五、六月份,整整一个月,嘉达山杜顺人欢庆节日。稻米的丰收,对卡达山族群来说,是造物者对他们的恩赐,为表示感恩,他们以歌舞庆祝丰收,答谢神明对他们的厚爱,并祈求来年丰收。
整个五月份,卡达山族人欢庆丰收节,他们饮用一种叫“大白”的米酒,增添不少节日的欢乐气氛。节日期间由女祭司主持与稻神沟通,祈求神明保佑年年丰收,为族人的运程作祈祷,之后歌舞助兴,这是一种对神明的感恩仪式。此外,在节日的庆典上还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嘉达山杜顺传统表演和土风舞蹈,还有美女花车游行,非常热闹。
这个节日最活跃的是青年人,节日的主角也是青年人,他们不分男女,身上一律要穿五件彩衣,从里到外依次是:黑、蓝、白、红、黄。彩衣一件比一件短,层次分明,各种颜色的衣裳下均匀地露出来,代表五谷丰登。夜幕降临时,青年人成群结队,聚集在宽阔的活动场所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玩起各种古老的游戏,直到深夜才散去。
丰收节期间到访的游客,将会对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踏进卡达山族的,热情的姑娘就会给宾客送上一杯“大白”米酒。除了米酒,竹筒饭是丰收节的另一样应节食品,那是把糯米和椰浆放在竹筒里,用火焙成,很少有人能拒绝它那诱人的芳香。
丰收节的庆祝会上人一定要跳丰收舞,此种舞蹈是由一名壮汉和三两名少女合跳。舞蹈的高潮是壮汉用牙齿把重达10几公斤的木臼咬起舞动,展示他的力气。
SUMAZAU(苏马舞),是沙巴卡达山杜顺的民族舞蹈。舞蹈进行时排排的男女舞者面对面地伸展着双臂,随着六个鼓声的节奏,模仿鸟儿飞翔的动作。